热点新闻
光复初期的《台湾地理》
2023-08-09 07:20  浏览:527  搜索引擎搜索“促展会”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促展会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光复初期的《台湾地理》

我手头有一本《台湾地理》,纸质脆化泛黄,显系重新装订,封面、版权页和封底俱失,作者名、出版社和出版年月亦无从知晓。惟从书之《例言(代序)》《重要参考文献》可推知其写作时间为台湾光复初期,从书眉则可确知其书名为《台湾地理》。

关于作者,书之《例言(代序)》谓:“本书材料搜集、整理与校正,均蒙吾师胡肖堂先生悉力指导与督励,作者深志铭感。又窗友柳长励、陈正祥、黄仕松代搜集一部分材料,徐兆奎、洪秀圻、邵静中、葛以德诸君均予以鼓励,作者一并志谢”。据此可知作者系中央大学理科研究所地理学部胡肖堂教授的研究生,柳长励、陈正祥、黄仕松的同学,徐兆奎、洪秀圹、邵静中、葛以德的同事或同道。至于作者姓甚名谁,知者幸告!

作者笔锋常带感情。书之《概论》开篇就相当动人:“我国沿海有二大岛焉,其面积相埒,其产物丰富,其位置均偏于南部,而对祖国之重要性更属相等,吾人曾称之为祖国之二眼。此二眼为何?一曰海南岛,一曰台湾”,“台湾系祖国之左目。不幸自甲午(汪按,应为乙未)以后,即患失明。五十年来,祖国备尝丧明之痛。忆日本占我海南岛时,我领袖曾称之为‘太平洋上之九一八’。究之今日太平洋上之轩然大波,盖早掀动于台湾被并之时矣!台湾有众多之同胞,有广大之膏腴,有优越之地理位置,有高度之文化遗产。祖国失台湾,固如目失明,而日本之得台湾,实如虎添翼。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言之曷胜慨痛”,“抗战军兴,前后八载,同盟团结,步调一致,现抗战大业已成,故土规复,在日本蹂躏下五十年之台湾,重返祖国之怀抱,凡属中华儿女,又焉得不额手称庆!”

将台湾与海南岛并提为祖国的两个眼珠或两颗明珠的说法,许久不听人言说矣。记得地理学名家殷祖英在《台湾的自然条件与资源》(中央科学讲座讲演速记稿,中国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学会1955年2月版) 这本小册子里说过:“台湾是我国东南海疆上最大岛屿。它和海南岛就像镶在东南海洋上的两颗晶莹的明珠一样”。

尤应指出,本书记台湾诸岛屿,于书之结篇处郑重提及:“尖头岛诸屿,位于八重山诸岛北,最西者鱼钓岛”。“鱼钓岛”者,钓鱼岛也。《台湾地理》谓:“日人说台湾,与吾人立场固多不同,惟吾人目的在引用资料,说明事实。”“鱼钓岛”虽是日人说法,而日人承认其为台湾之岛屿则是事实。

版本难得,虽残亦贵。本书将送母校福建师大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收藏和研究。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高琦,资深媒体人,“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广天下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朝阳民革青委会副主任。录制有中宣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十四五规划》等多部有声作品;朗诵代表作品《脊梁》《等待天明》由央视、新华社等媒体发布并成为网络热搜;纪录片作品有《新丝路密码》《刘亚楼》《织梦年代》等。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顾盼两岸》,收录了作者自2019年元月起“在手机上用手写输入法写作”并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6篇文章。

对于“两岸关系已无联结点”的悲观论调,作者认为,“我写的学术段子(文史笔记)两岸都有读者关注,我讲的两岸故事两岸都有热心受众,这不就是一个联结点吗?每念及此,老旧的手表又上了一回发条。”正如作者所言,退休之人该放下的全放下了,惟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该是吾人一生的志业,不放下,也放不下呀!

《顾盼两岸》有声版上线之际,正值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时,也是京彩台湾继《话说两岸》之后,再次为广大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新媒体“选修”内容。

让我们通过《顾盼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征程上,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感谢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中广天下(北京)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发布人:7f15****    IP:125.64.51.***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