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大屏、机关会议室,是他的课堂;三尺讲台、乡村学校,是他的课堂;液晶电视、公司会议室,是他的课堂;文明实践站,农村社区,是他的课堂;几把马扎,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是他的课堂;一壶热茶,围炉宣讲,这也是他的课堂。
形形色色的课堂上,讲课的都是同一个人——赵为高,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委党校副校长,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干部。不一样的宣讲环境,一样的澎湃激情,这是自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后,赵为高在近百场全会精神宣讲中所表现出的一贯状态。没有艰涩的理论词汇,没有生硬的官话套话,有的是紧密结合实际的理论阐释、鲜活生动的范例讲解和直抵人心的语言表达,还有与“学生”们的轻松交流互动。这是赵为高的全会精神宣讲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后,宣讲员赵为高每天都能安排至少两场宣讲课。为了能够讲好一堂课,赵为高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理论学习中,在他办公室内,随处可见一摞摞标注笔记的书籍和讲稿。“因为脑袋里有东西,所以才能讲正确;因为理论上的清醒,所以立场就坚定”,这是赵为高经常说的一句话。在他看来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储备是必不可少的硬功夫,为了准确、全面讲解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赵为高仔细揣摩,精心做好笔记,整理好宣讲思路和课件,面向全区党员干部广泛开展宣讲活动。
听得懂、记得住、还想听,是大多数人听完赵为高讲课后的感受。要让理论宣讲既“鲜活”又“生动”,“走新”更“走心”,避免照本宣科的宣讲,这实际都考验着讲课人的智慧。
他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讲课经验,那就是以“小切口”揭示“大主题”,“小故事”说明“大时代”。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从“两大奇迹”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十个明确”;从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史的“三个需要”到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两个确立”,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讲“细”讲“实”讲“活”,既讲出了高度,又讲出了温度,让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