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酒行天下,东浦酒最佳”,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绍兴市越城区东浦街道作为绍兴黄酒的发祥地,素有“醉乡”、“酒国”之称,酿酒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涌现出了余氏孝贞、周云集、汤源元等著名酒坊。
自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开展以来,绍兴市越城区东浦街道积极响应,复建酒坊,打造集非遗传承古法酿造技艺及工匠精神的展示与体验,黄酒生活美学的线下线上互动与传播,黄酒定制化产品及文创旅游产品设计与研发,产教融合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体验空间,这个具备文旅会客厅功能的空间,让传统的老字号酒坊焕发出新的生机。
汤源元非遗大师酒坊作为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的项目,共投资300万,打造成以前店后坊的非遗传承酒坊模式和休闲时尚的生活美学酒庄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体验空间,在结合宋韵文化的基础上,致力于创新还原传统酿酒作坊场景与技艺,将“绍兴黄酒”“绍兴花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生活化诗意呈现,综合运用五感体验,打造场景化、体验化、趣味化、生活化、时尚化、数字化的新型的黄酒酒庄美学空间,使其成为黄酒小镇网红新地标。
下一步,绍兴市越城区东浦街道对辖区内传统文化和风情进行梳理,将东浦相关的历史史料、百姓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挖掘出来,如《乾隆皇帝与孝贞的传说》、《贺知章金杯换酒》、《陆游求剑》等,并把这些历史史料、民间故事集结出版,其次对于辖区内遗失散落的文物遗迹开展了搜集、挖掘等工作。目前,东浦共有文保单位 31 处,其中国家级4处,省级2处,市级4处。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将花雕绘制、扯藕粉、舞龙舞狮、修缸补坛等技艺建档立册。
在过去两年的实践中,绍兴市越城区东浦街道努力探索“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坚持以人为本、以质取胜、以点带面,全域扮靓古城绍兴的颜值,助推本地文化和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余承奇 蒋梦青)(图片由绍兴市越城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