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从原先有明显症状后去医院就医的被动式诊疗服务,转向关注健康食品、健康体检以及健康生活服务等常态性的主动预防保健。与此同时,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纲要指出,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据悉,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过8万亿元。十年间8万亿的巨大增量市场,也将吸引更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介入,健康服务将诞生更多创新机会。
预防与慢病管理逐渐成为重点,肥胖问题凸显
近年来,亚健康状态在中青年群体中不断蔓延。世界银行针对中国慢性病做的调查数据称,在今后的20年,4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的发病人数会增长三倍。
有专家指出,因为慢性病而引起的疾病负担占到中国整个疾病负担的70%,但是这些慢病是可防、可控的。
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一是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二是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慢性病患病/发病仍呈上升趋势。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三大慢病的死亡总数,占到了总死亡的71.4%。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指出: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继续上升,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癌症发病率与2015年相比有所上升。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糖尿病患病率为11.9%,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8.2%。
“互联网+”助力居民提升健康素养
近年来,居民吸烟率、饮酒者中几乎每天饮酒的比例、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等指标不断下降,从中都可以看出居民对自己健康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定期测量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标的人群比例显著增加。这些生活习惯的改变,将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减少由于重大慢性病严重影响健康的患者。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为健康行业消费者服务、机构管理与学术研究等方面带来提升,为行业内信息不对称、营销成本不合理、人才稀缺三大问题提供具有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长轻基于“健康基石理论”与“细胞自噬理论”提供全程陪伴式服务与线上社群激励,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指导,改变用户在饮食、运动、睡眠、心理四大维度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轻松健康的瘦下来,远离八大疾病。
截至目前,长轻已累计服务客户10万+,客户分布城市300+。瘦身目标达成率高达99.7%,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长轻联合创始人袁兆林表示,一个人的健康,关系一个家庭的命运。长轻将不断优化自身产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通过实际行动,努力提高我国居民健康素养,践行社会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