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推出冬日限定烤红薯 为社区冬夜传递温暖
提到冬季况味,怎能不提烤红薯?小小摊位,却散发出足以温暖生活的气息。最近,作为一个年轻人喜欢的生活方式平台——小红书,就在上海、武汉的街头开了这样多家小小的暖暖的“小红薯慢闪店”,为小红薯们和其他人限时限量地免费提供一份烤红薯。
在寒冷冬季,用一个个热烘烘的烤红薯,联动线上社区和线下街区的生活,切切实实传递了品牌的温暖,既传递到小红薯用户的心里,也传递给城市寒冷的街头。
慢慢烤 慢慢熟 很温暖
第一家“小红薯慢闪店”在1月11日出现在上海,一家卖冬天红薯夏天西瓜的街边小店成为试点,他家在门口的小烤箱上贴上对联:“开开心心刷小红书,快快乐乐吃烤红薯”,横批一目了然,“小红书烤红薯”,有了年味儿,还有人情味儿,通俗易懂,路过的行人会心一笑。
之后在1月15、16号两天,武汉街头又陆续出现了45个烤红薯摊。它们就是小红书的“小红薯慢闪店”。借助红薯小摊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小时候冬天碰到烤红薯摊时获得的温暖记忆。从初次见面,就有许许多多被惊艳的“小红薯们”主动地把活动分享到网上,引起一波传播。
她们在小红书社区创建了#小红薯的温暖 话题,话题页里的内容都是自己捕捉到的有关“小红薯慢闪店”的真实场景,有人领到了免费红薯,暖暖的;有人还领到了小红书周边和纪念款钥匙链;还有人记录了街头领红薯的这一幕,烤红薯蒸腾的热气在冬天的冷空气中飘荡,散发出诱人的气味。在上海的居民们也被一块小小的免费红薯打动,调侃自己是“人在家中坐,薯从天上来”。
冬天的一炉烤红薯虽然小小的不起眼,却味道香甜自带温暖,这也是小红书的一份小心意。
小红书送烤红薯,送的也是温暖
小红书送烤红薯,送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温暖,这份用心也可以在随薯附赠的用户还能获得附赠的暖心信上得见。信中写着:“ 谢谢你,用一个个小小的赞、评论和笔记,温暖着小红书社区。这次我们连夜在全国落地几十家‘小红薯慢闪店’,做了些小小的事,为的是把区份温暖亲自递到你的手心……往后每个冬天,希望你无论是在刷小红书的时候还是吃烤红薯的时候,都会有温暖在你的心里。”
小红书送烤红薯,烤出一份香甜,送出一份温暖的祝福,这是对用户的祝愿,也是希望借此契机,回归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交真谛。快节奏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但是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快餐和外卖代替了家常菜,电梯和地铁代替了慢悠悠的代步工具,人与人的社交被隔断,被各种App、手机、网聊替代。我们越匆忙,就离那种慢而纯粹的生活越远。
就像一本书中所说:“在我们思考城市和城市中的人们时,我们全然忘却了他们的笑容有多重要。”我们在追求城市化进程中,全然忘记了真实生活和自然情感。但这种微妙的需求被小红书捕捉到了并付诸行动。它深深知道,这些冷时送暖、饥时饱腹的街边小店,虽然最为普通平凡,确是真正城市的魅力所在。
而小红书之所以选择做“慢闪店”,不做“快闪”店,也正因为此。小红书看重的是人与人之间原有的应有的那种社区式的、生活化的交流与连接,就像人们在“排队买烤红薯”中这样的场景中产生的自然的情感联系那样,让我们即使在快节奏中生活,也能停下来感受一下何谓生活。
在小红书里,也能感受冬日里“烤红薯”的温度
近几年,小红书社区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原有的美妆、美肤、穿搭、时尚的基础上,还丰富了更多内容的分享,如艺术知识、旅行攻略、厨艺等等,正朝着多元化、大众化的方向改变。
比如,有一对叫做“健康真好”,自称“老年人”的用户,他们总晒出自己的一日三餐,从中可看出营养均衡,生活气息浓郁,人间烟火的味道最抚慰凡人心。这对老人家的笔记获得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大家叫他们爷爷奶奶,也在评论区里向他们诉说自己的小日子、小故事,比如自己为了吃到冬至的饺子,找了三个食堂才抢到一碗;忙碌紧张的期末考试终于熬过去了,马上就可以回家了;用了几年的旧手机,终于靠自己的力量换了新的,真香……看不到代沟、矛盾和误解,这里只有温暖与共情。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人与人在现实生活互动中的温暖瞬间:学生与老师的搞笑互动,抑郁症患者和医生的温暖对话,残疾狗狗和主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这些温暖通过小红书社区的传播,在线上获得了更大的声量,收获更多关注
无论怎么变,不变的都是里面暗含着的温暖。正是这种变化与温暖,成为本次小红书“小红薯慢闪店”的创意来源。
小红书不高冷,香甜温暖地就像互联网市场里一块热腾腾的烤红薯,内里流出的全是有滋有味的生活味道。
你还记得上一次有人给你带一块暖烘烘的烤红薯是什么时候吗?是上小学时,爸爸给的?还是大学时,和舍友一起吃的那块?不管什么时候,希望像“小红薯慢闪店”这次提供的温暖一样,都能伴你长长久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