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吃了吗喝了吗?”原来包含着温情又隐含着孤单。
2023-08-24 03:14  浏览:556  搜索引擎搜索“促展会”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促展会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有的人,特别冷漠,很少体贴问候,也很少会问对方的感受。总是特立独行,看起来生活过的“自律充实”,勤勤恳恳,但委实让一起生活的人觉得自私、冷漠,不是刻意无情,而是根本对别人的情绪和痛苦是麻痹的。就像有的人天生也许就对自己或者他人的疼痛有钝感,如果试图用哭诉和敞开心扉的交流去建立通道,但两者之间会像隔着厚厚的隔音的墙。然后一个人在这边哭到心塞,心痛,但对方,完全不会被传达过去,这个人在做什么?有什么大不了的?咎由自取,或者,你看,报应了吧,还是不如我了吧。这种话让人觉得,彼此之间是有多大的深仇似海啊。

      以上写的其实就是和经常关心别人吃了吗喝了吗的不同的一类人。遇到这样的人,有时真的不禁感慨,真的很想听一句,同样可以设身处地地关心一下你吃了吗喝了吗。这句话真的包含着足够的温情。以前会觉得,这句话无非就是见面语、客套话,不痛不痒,又或者总围绕这种问题的人,显得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围绕吃喝玩乐,仿佛显得生活不那么有吸引力。也的确如此,现在的年轻人,忙于事业,很少习惯在家里或者投入大量时间在买菜做饭上,这一部分的时间相比以前一定是大大减少。

      但是,如果还是一个人,一个人买菜做饭,一个人在家吃饭,却显得冷清、没有烟火气,还显得有些孤单。尤其是,仿佛很少再有人问你吃了吗?喝了吗?很少再有人关心你吃了吗喝了吗?而其他人匆匆忙忙闷头赶回家,一家人其乐融融,那一顿一起围在热气腾腾的饭桌前有说有笑地吃饭的场景仿佛显得特别高傲,也有意或无意地衬托了别人的孤单。这一顿饭,就这样点燃了夜幕下在城市楼阁里一个人奋斗的年轻人的孤单感。

    自此,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一顿饭的重要性,感受到别人一句哪怕单纯只是问候语的“吃了吗喝了吗”带来的温情。这句问候再也不该显得微不足道又或者触及隐私。像以前谈论起外国人总是尊重隐私而讨论天气的问候方式,很多人还觉得我们的问候方式显得很村土。现在看来,真的大可不必,这句话甚至可以成为我们城市的代表标签,这完全是一个城市或者国家的温情、有情有义,温暖的标签。这是有温度的国家和人,理应让人感到自豪。

      这让人想到,每一年的春晚,也一定总会出现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的场景。以前会觉得,这也太家常了,有什么可拍的,原来,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来说,这招,可真是杀手锏。展现国家繁荣昌盛,会让人产生自豪感,但这顿阖家团圆的饭一定更会小傲娇地传达着无比诱人的温情。

      换言之,这算是个温情骗局吗?没有这种温情的人会不会愈发感到孤单呢?又该如何解决这种孤单处境呢?其实,有一个能吃到一块的人的确是温情又幸福的。但现在对仍在奋斗的年轻人来说的确存在矛盾冲突,是工作时间安排和买菜回家做饭的时间冲突,的确被大大剥夺了一日三餐的这部分时间,更别提天天能有人一起吃饭。其实想想,总是这样的一顿饭,不仅会花费其中主要负责人许多的汗水,同样由于丰盛的饭菜会让人大大延长吃饭的时间,吃的也会更多。现在我们的饮食结构和理念也存在一些不那么健康的元素,而且安排的时间也都是在空间时间比较长的晚上或者周末,尤其是晚上,长期以往,如果没有良好饮食安排,并不太利于身体健康。

      只看到温情那会烘托孤单,但更全面地看一件事,会让人客观清醒一些。一个人吃饭也未必全是坏处,也可以不用在衬托对比下感到孤单。也许吃的健康比吃的温情是更应该首要被考虑的东西,那前者,一个人也可以做到,或者正因为可以只考虑一个人的口味,更自由更自我也更好更容易被做到。







 


     

发布人:6e0a****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