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视频中一位老奶奶有一句顺口溜是“我勒个豆”。她总是顺其自然把这句话说出口,然后一番夸赞,让她的老伴喜滋滋地干这事干那事。视频很温馨,弥漫着生活的日子,更浓缩了一个老人的智慧。过日子,总是用“夸”来处事,让人回味无穷。相信看过这个视频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这句话,后来我又陆续看过好几个两个老人的视频,也清晰地记住了“我勒个豆”这句话。我以为,这件事只是我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段小时光,谁知闺女这周回家,事情发生了转变。
我和闺女只是七天不见,她已经把“我勒个豆”当成口头禅了。她说学校里很多的学生都说这句话。我问,你们当着老师的面也敢说,她说遇到老师就收敛一下。不得不说,网络的渗透力真的无孔不入。
她回来,我们见面是周五下午。我一般不放过每一个可以和她拉呱聊天的机会。随着她的长大,要出去上学,肯定见面的次数和时间都会越来越,所以我很珍惜。她那个下午,她没说一句话,都会带上一个“我勒个豆!”
“你这是打算把我们家都变成豆?”我开玩笑。然后我们嘻嘻哈哈,说说闹闹。
晚上,正合适儿子回来了,我们三个出去。一路上,她还是如此说,“我勒个豆!”,把我和儿子逗得乐呵呵。
“这样吧!我觉得我们可以变成豆的一家。爷爷是豆爷。爸爸是豆爸,妈妈是豆妈。弟弟是豆弟。因为你是让这个词在咱们家发扬光大的人儿,就叫豆根好了!”我希望增添一点儿家庭的乐趣,于是提议。儿子极力赞同,闺女咧着嘴笑了。
可能因为喜欢,可能已经说得习惯了,闺女这句话说了无数遍,哪怕上学离开的那一刻,还在说,“我勒个豆!怎么这么快就到上学的时间了?”“豆根,再见!到学校别忘记给我发消息啊!”我笑着和他挥手,并叮嘱。
她的身影慢慢走下楼梯的那刻,我再也笑不出来了。我真想她时时刻刻呆在我身边,哪怕什么也不做,只是拉呱聊天。我越来越发现,我的闺女她是那么,那么地让我喜欢。她给了我一个女人的满足,一个妈妈的快乐。
我看着手机的时间表,暗暗计算她应该到达的时间。怎么还不给我发信息?万分着急。终于,她说,“到了!”
简单的两个字足以让我提着的一颗心放下。想回她一个爱心,突然又想到她说起的同学交往问题,于是改为,“豆根!好好生活!咱不欺负别人,但也不能让别人欺负!”
她很快回复了我一个小表情。然后说,行,知道了。我很欣慰。进入高中的她,学会了接纳我的建议。尽管有不舍,有担忧,我知道,我都要放下了。她有她的人生,而我只能尽最大的能力来引导,来成就她。
我的豆根儿,妈妈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