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碎片化阅读时代
2023-08-03 15:36  浏览:294  搜索引擎搜索“促展会”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促展会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我喜欢刘宾客的一首诗《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并引)》,文曰:“行尽潇湘万里馀,少逢知己忆吾庐。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其中的一句“一盏秋灯夜读书”有一种悠远的况味。

  但这已是十几年前的读书生活了。自从微信、百度、豆瓣、古籍pdf等新媒体闯进生活后,阅读不再仅仅局限于纸版书了。打开电脑,海量的资讯扑面而来,

  简直要淹没你,让你无法招架。网络小说更是大行其道,深受年青人喜爱。不过,没有基本审美鉴别力的人,若是看多了网络小说,几乎会降低欣赏能力,换一句话说,便是坏了胃口。网络小说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即是水分太多,本来一个情节,两百字可以讲完,但那些作者为了追求连载量,硬是将一点小事,扩充到几千字甚至于几万字的内容,这种做法简直便是批量生产粗制劣造的坛子罐子。

  我素来持有这么一种观点,那便是一切文学作品,不管是采用什么载体去传播,必须有内容,至少是思无邪,绝对不能是诲淫诲盗的东西。这好比苹果,无论怎样便宜,总之必须还是一个略微完整的苹果,纵然有碰伤处,那亦无妨碍。然而不能是完全腐臭,那样便不能要了。在纸媒上发表的诗文,毕竟经过编辑整理、修改,发表出来,显得严谨一些,行文用语更为规范。至于网络上的诗文,因为平台的大量出现,每个人均可以成为作者,“我手写我口”,撇开编辑发布作品,于是滥竽充数的诗文大量出现,甚至淹没了原本优秀的一小部分网络文学作品。

  但是,不管怎么讲,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是大趋势,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碎片化阅读,使人侧重于浏览新闻、咨询、常识、养生、各类网络小说等等。据我的体悟,到底不如一杯清茗、一册美文来得痛快。毕竟,我们这些接触过书的“书蠹”还是与纸质书感情更为深厚,与电子书还是有一点隔膜,说不出的那种别扭。纸质书带给人的触感不是手机可以比拟的。

  其实,我一贯的观点是,不管是碎片化的阅读,还是正襟危坐地披阅纸版书,但凡是内容充实、思想清洁的诗文,均必须带着虔诚的心去读。有一些古人读书很虔诚、郑重,阅读之前,常常在洗手后,会爇一根檀香,安然阅读。当然,如今的很多人是做不到了。

  新媒体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等。它的优点是一,它所发布的信息存在一定的价值;二,基本上具备原创性;三,效应很明显;四,具有勃发的生命力等等。文学方面的内容,利用新媒体这个载体,快速地向所有人传递。如今,谁想要否定新媒体,那完全是痴人做梦,新媒体的出现,绝对是利大于弊,一种全新阅读方式的出现。

  纸质书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亡。因有各种制度、程序束缚着,纸质书经过多次打磨,一审、二审、三审,其中删改、校对、印样书等等,不厌其烦,只是为了尊重文化,不以苟且的心态去亵渎文化。然而倘使没有充实的内容,那便是“自取灭亡”了。新媒体可以发布海量的信息,然而有些信息几乎没有筛选,里面错别字、标点误用以及差劣的价值观,会误导一些人。正是一些人的炒作,让心灵鸡汤便成了心灵毒药。我的选择是,适当地浏览一些上乘的网络文章,拒绝庸俗、拒绝粗制滥造、拒绝假大空。没有内涵的新媒体文章发布出来,完全是耽误人的精力与时间。

  阅读的书单、阅读的心得、阅读的历程,纵有千言万语,归根到底还是一句话,邂逅优质的诗文,必须深度阅读,沉潜下去,方得始终。(作者:以宋)

发布人:7be2****    IP:117.173.1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