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读书|| 家长怎么对待游戏成瘾的孩子?
2023-08-15 10:54  浏览:252  搜索引擎搜索“促展会”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促展会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网络游戏成瘾的孩子在中小学已经不是个例,甚至可以说在每个学校或者在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是手机和网络的过错吗?肯定不是,踏着信息化时代出生的孩子,本身就是网络信息的“原著居民”,这本身没有错。但是下面这个场景是否熟悉?

        孩子玩手机顾不得吃饭睡觉,一收手机就恼火,一给手机就愉快。打不得骂不得,似乎和孩子处在两个世界,互相不理解彼此。

      司空见惯的“鸡飞狗跳”,习以为常的“世纪大战”,是否经常在家里上演?今天我们先不谈给孩子确立“生命意义、学习意义”的伟大话题,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仅谈谈短期内怎么办?

        为何我们做的没有用?原因是什么呢?反观一下,对待孩子的方式,通常有两种方式:讲道理和强制对待。

        讲道理为什么会没有用?我们所讲的道理,孩子都懂。而且,他觉得你讲的道理更糟糕,如果孩子相信我们的道理,就会知道自己是错的,但是又没办法改变,这样就会内疚自责,形成一种“低自尊”的心理。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心理,人都会本能逃避。那如果你没收手机、平板等,像戒赌一样帮孩子强行戒断呢?会出现什么后果?这个时候孩子的心会一下子被抽空了,很容易发生严重的冲突,甚至出现极端行为,例如自残或自杀。

      那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当然不是。方法是什么?一句话:尊重孩子有边界感的自主性。换句话说就是跟孩子约定“契约时间”和“自由时间”。

      契约时间就是跟孩子约定玩游戏的时间,在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内,不仅不要指责,还可以反其道而行:和颜悦色,甚至跟孩子一起玩,或者让孩子教自己玩游戏,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游戏时间。

        但是,不在契约时间内,如果孩子违反约定,立刻变脸,逮住一次,就要让他付出代价。这样,孩子在自己玩游戏的时间里获得了适度满足,就有意志力来控制自己,在其他时间不玩游戏。时间久了,形成习惯,然后再通过发展其他积极兴趣的来减少“野草”的领地。

        自由是有代价的,信任是有成本的。真正的信任,跟孩子是否值得信任没有任何关系,只跟你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关。当一个人没有选择堕落的自由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选择。如果总有一双眼睛盯着孩子,总有一张嘴巴随时评价他,孩子肯定会受不了,就会放弃和反弹,因为此时孩子总会有一种心态:你说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你随便规划吧,别指望我负责任,因为我是在为你学习,不是在为我学习。

        给孩子划定自由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也从潜意识里明白自己是决策者,家长只是引导者、帮助者和底线保护者。有边界的自主性意味着你把孩子当什么人看,孩子就会成为什么人。你把孩子当成监狱的囚犯来监督,孩子就会长成需要控制的囚犯,你把孩子当成了有决策能力的成人来看,孩子就会长成负责任的成人。

      最后,综上有两个需要格外注意的点:一是家长要有稳定的时间来帮孩子养成“有边界感的自主性”,要细致地跟进帮助。二是家长要以身作则,比如不能说让孩子形成契约时间,而自己毫无顾忌的玩手机。笔者认为第二点才是最难的。家长通常认为改变孩子比改变自己难,实际上是改变自己是最难的。只有意识到自己改变了,才能通过影响来让孩子变得更好。

写在最后:当父母是最需要学习的一门学问,只有父母改变了,孩子才会改变。往往我们觉得养育孩子很难,是因为我们的认知受限,此刻是最需要学习的时候。

推荐阅读: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魏智渊《高手父母》

以上文章中的方法内容来自于魏智渊老师的《高手父母》。

发布人:d459****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