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转,是枢纽机场重要功能之一。在恢复生产的冲锋阶段,南昌机场利用现有运力、航班、时刻等资源,通过提供便利的中转流程、丰富的中转产品、贴心的中转服务,推动航班资源精准挖掘、航线网络有效扩张,不断在丰富航空枢纽服务功能,助力实现航空强省战略上开拓发力点。
“一站式”通程 保障有力度
“没想到中转也能这么方便,提取行李、二次安检这些程序都没有了,节省了很大一部分时间。”来自包头的赵先生表示。“一次支付、一次值机、一次安检、行李直挂、全程无忧”是通程航班的五项基础服务标准,在加速构建“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服务网络的过程中,南昌机场积极推动通程服务,协同航司上线“海天无限”“华夏联程”“东航中转”等产品,并将民航局清算中心“国内通程航班服务管理平台”和中航信“中转旅客服务平台(公益版)”两个平台应用到日常保障中,通过实时获取数据信息,确保现场中转保障效率。
与赵先生同程的王女士在此次中转过程中坦言道,如今的中转联程自由度高是她选择此行方式的重要原因,不仅不强制必须同一航企联程,还可以自主选择更适合的航班时刻,再加上通程航班的便捷高效,让她打破了对行李再托运、人身再安检等复杂中转流程的刻板印象。
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南昌机场共计保障通程中转旅客12290人,直挂行李7930件。“我们还计划联合航空公司探索依托北京、大连、成都、重庆、海口等优势干线和部分常年稳定运营的支线航点打造精品中转线路,从产品、服务、政策方面予以保障,将‘经昌飞’产品深入到目标三四线支线市场,让便利触及更多更广的旅客。”江西机场集团市场营销部表示。
“联动式”急转 衔接有速度
“9C6696银川至南昌段航班延误,中转衔接时间小于MCT时间,该航班有大量中转旅客及行李……”因前序航班延误,从银川起飞的9C6696航班比计划晚1小时24分钟时间落地南昌机场,仅有的56分钟中转衔接时间,加之前序航班停靠机位较远,为此次中转保障带来了挑战。南昌机场在获取航班延误信息的第一时间,利用离港系统提前掌握中转旅客及行李信息,并迅速与承运航司春秋航开展紧急联动,在各岗各环节增设保障人员,协调航班、登记信息,54名旅客及14件行李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和全力保障下均顺利到达目的地。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中转衔接快捷且顺畅一直是南昌机场关注的重点。“当前正值暑运,为了更好地应对复杂天气、空域繁忙等因素引起的前序航班晚到的情况,我们联合各驻场航司建立了急转保障机制,通过明确代理航班急转时间间隔标准、建立线上信息共享平台、实时监测中转信息动态等手段,确保急转旅客衔接无误。”地服公司中转业务负责人介绍。
基于此,南昌机场今年上半年总计完成了2387人的零失误急转,在一次次“挑战”中不断优化保障流程、刷新保障成果记录。“当时我们前段和后段的时间间隔只有40分钟,我已经做好了改签的准备,没想到南昌机场仅用了7分钟就把我从远机位‘拉’到了中转柜台,刷新了我对中转时效的认知,我很惊喜。”据乘坐G54311航班前往海口经南昌中转的旅客回忆说。
“畅享式”出行 服务有温度
只要在携程、同程、去哪儿等OTA平台购买经南昌国内中转的旅客,可凭购票平台发送的餐券(电子码)前往候机楼内指定商户兑换免费餐食一份——为提升中转服务的丰富性,构建“机场+”生态圈,南昌机场联合航空公司、OTA平台、餐饮公司为中转旅客推出“经昌飞 三免三惠”增值权益,在购票、餐饮、航变、购物、休息室等多个方面设计推出多类服务产品,充分发挥机场资源效用,为旅客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中转服务和主动式服务。
此外,南昌机场聚焦旅客出行普遍需求,在“三免三惠”中转服务权益的基础上,促成了其他航司中转春秋航的行李差异化专享优惠,成为了国内少数几家可免费携带不超过20寸拉杆箱中转春秋航的机场之一。
“我们还计划增加南昌隔夜中转旅客优惠住宿、免费赠送本土特色食品、扩大候机楼商铺购物优惠范围及力度,通过不断丰富服务手段来提升南昌中转的服务体验……”与此同时,南昌机场还在优化中转区域不断谋新,专项推进航站楼中转优化工作,在夹层中转区域引入按摩座椅及自动售货机,为旅客提供休憩、补给“工具”;以旅客便利为出发点,重新定制中转柜台并启用中转行李托运柜台,极大程度提升了中转开包检查时效;在贵宾A、C区分别增设自助值机,持续完善特殊旅客中转保障硬件。
“大力推广境内旅客中转便利化,是中国民航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新新需求的重要举措。”南昌机场将持续着力提升中转航班的通达性、衔接度和运行效率,打通各运行环节间的信息壁垒,促进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共用共享;探索开发更多有温度、有保障的精品中转产品,用完备的中转功能及多元化的商业休闲功能,助力实现广大旅客“人享其行”的美好出行愿望。
来源:中国旅游协会民航旅游专业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