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创新眼科术式,助超高度近视并发症患者重见光明
2023-10-18 20:12  浏览:547  搜索引擎搜索“促展会”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促展会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近日,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李英俊教授带领眼科团队,成功开展了改良黄斑兜带术联合自体视网膜移植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帮助高度近视伴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疑难患者重见光明。

病理性高度近视(高度近视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全球性致盲性眼病,也是亚洲人群最常见的视力损伤原因之一。该疾病最明显的特征是,眼轴增长后出现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组织不足以覆盖扩张的后部巩膜,发生牵拉性黄斑病变及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等, 最终严重影响视力。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填塞术,但存在手术成功率较低、需多次手术、视力预后较差等问题。

70岁的刘奶奶自幼高度近视,60多岁时还出现了超高度近视的并发症——左眼黄斑裂孔,视力几乎丧失。刘奶奶在当地医院接受了黄斑裂孔手术,但由于眼球扩张太严重,视力更差了。因刘奶奶左眼黄斑裂孔大、后巩膜葡萄肿过于严重,加上病程久,手术难度非常大。她辗转多地求医,均被告知手术成功的希望渺茫。绝望之际,刘奶奶向身边亲友打听后了解到,阜阳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李英俊曾治好不少难治性眼病患者。怀着忐忑的心情,刘奶奶来到阜阳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

经过详细的检查,刘奶奶有1500度的超高度近视,眼球后巩膜葡萄肿严重,像个“快撑爆的气球”,如果不及时干预,她仅存的一点视力也将很难保住。李英俊把术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同整个眼科团队进行了讨论。

“如何在修补黄斑裂孔的同时加速愈合,通过新的手术方式降低复发率、提高手术成功率?”这是李英俊一直思考的问题。综合考虑减少创伤、保证术后效果两大目标,在考虑采用新技术的同时,李英俊大胆地提出,根据眼球MRI影像学结果,计算出巩膜加压带的弧度,将黄斑兜带的加压嵴根据后巩膜葡萄肿程度适时调节的个体化植入方案。这一方案将传统黄斑兜带术进行改良,通过使用一种新型钛合金植入硅海绵,个体化可调节性黄斑兜带术,降低传统手术损伤视神经、造成巩膜坏死等发生的风险,也解决了硅胶海绵加压不易固定易脱落,以及对眼球血管神经造成压迫等难题。

但是,李英俊团队遇到了新的难题。以往,巨大黄斑裂孔需要通过内界膜填塞的方法修补,可刘奶奶在上一次的手术中,黄斑区内界膜已经被完全剥除。李英俊综合分析认为,因后巩膜葡萄肿明显,需要裂孔处形成相对封闭的环境,以促进神经胶质细胞增生、重塑黄斑结构,提高黄斑裂孔的治愈率。于是,他大胆采用了一项国外文献报道的国际新技术——自体视网膜移植术。

目前,业界对于高度近视眼引起的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治疗方法并未达成共识,特别对于已经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和内界膜翻转覆盖的患者来说,需要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为应对这一临床难题,李英俊教授团队做了大量工作,通过近6个月查阅国内外文献,对患者进行眼部特殊磁共振成像检查,不断测算手术相关数据,并反复对数据进行合成加工。在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柯根杰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经过漫长的前期准备工作,手术方案确定为改良黄斑兜带术联合自体视网膜移植术。


手术现场

今年7月,李英俊团队耗时2小时,成功开展改良黄斑兜带术联合自体视网膜移植术,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手术后2个月,刘奶奶来医院复诊,经检查,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已基本修复,左眼视力眼前手动恢复至0.2,视物变形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李英俊手术中

李英俊介绍,一般难治性黄斑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大、黄斑大裂孔直径达800微米以上、后巩膜葡萄肿并接受过多次视网膜复位手术却仍以失败告终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此项手术。经改良黄斑兜带术联合自体视网膜移植术可阻止眼轴继续增长,为后巩膜葡萄肿导致的牵拉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术后2个月复查显示,刘奶奶的黄斑裂孔已基本修复。视网膜下液逐渐吸收后,她的视网膜即可复位,裂孔中的移植自体视网膜可为胶质细胞提供支架,促进裂孔闭合。

文:尹青峰

编辑:魏李培

审核:刘平安 刘立夏


发布人:6161****    IP:125.64.61.***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