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孙觉《春秋经解》:“独阳不生,独阴不成。故有天则有地,有日则有月,男女之义,婚姻之礼,天地之道,人伦之本也。”
世间万物、纲常礼教、社会之始,皆基于婚姻。
婚姻,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
结婚,意味着要和伴侣携手共度一生。
漫漫人生,世事繁复纷杂。
一个好的伴侣,能让婚姻幸福美满,减轻一半的人生疾苦。
为人父母,若想儿女余生幸福美满,一定要为他们打听好这三件事!
01
对待父母的态度,藏着一个人最真实的人品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看一个人真实人品如何,就看他对父母的态度。
电视剧《老有所依》中的江木兰,出了名的孝顺。
本就工作繁忙的她,家中又多了两个老人要照顾,整日忙的不可开交。
她因被同事陷害,丢了工作,求职也屡次碰壁。
正好父亲带女儿去游乐园玩,摔伤了胳膊。
江木兰压抑在心中的委屈和心酸,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了。
她朝父亲大吼,“明明眼睛不好,为什么不能好好在家待着?这么大把年纪了,能不能别给我添乱了?”
等她情绪平复下来,父亲已被她伤了心,和爷爷一起离家出走了。
江木兰后悔不已,满大街找父亲和爷爷。
最终在见到父亲的那一刻,她忍不住哭了起来,自责和后悔无以言表。
她意识到自己的话,就像一根刺,插进了父亲的心。
对父母不耐烦、抱怨,会深深地伤害到他们。
一个人,就算给父母再好的物质条件,也不代表他就是孝子。
真正孝顺的人,对父母的态度一定是尊重。
善待父母,从内心深处尊重父母的人,懂得感恩,知恩图报。
他们遇事不会指责别人,对待亲近的人更不会恶语相向。
对待父母的态度,决定着这个人是否值得相互依靠。
若想婚姻幸福美满,就得选择靠谱的伴侣,遇事有足够的担当和责任。
02
父母相处的模式,就是一个家最真切的温度
心理学上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童年时期重要人际关系的缩影。
一个家庭,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决定了孩子的性格。
在综艺《我家那小子》里,武艺妈妈聊起自己失败的婚姻,给儿子的童年带来的伤害难以磨灭,造成了武艺后来孤僻的性格。
她和丈夫感情不好,吵架是家常便饭。
每次她和丈夫吵架时,小武艺就会躲在房间里哭。
夫妻关系恶劣之至,让两人无暇顾及小武艺的心理活动。
长此以往,曾经活泼开朗的小武艺,变得沉默寡言,越来越不爱说话。
压抑的家庭氛围下,他的童年充斥着不安和恐惧,造成了他长大后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
从小在不和睦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因为缺乏父母的关心,很少和父母倾诉,从而不懂如何与人沟通,人际关系也会出现问题。
毕淑敏在《家问》写道:
“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
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世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
当他们走进社会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以不良家庭模式对待他人,将紊乱和不协调传染到更远的范畴。”
父母之间总是剑拔弩张,这个家剩下的只有无尽的争吵、暴力、痛苦。
孩子真切感受到的,只有冰冷。
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对一个人而言,带来的伤害难以磨灭。
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会让这个人被负面情绪包围,并把父母间的相处模式带到自己的婚姻中,于是屡次受挫。
当一个人从小被爱滋养,家庭和睦,父母相爱时,他才会在明亮温暖的人生中,永远乐观,始终对世界充满善意。
和这样的人结婚,家才会温暖如春,成为真正的幸福归处。
03
对方家庭的家风,决定了日子是否走向兴旺
鲁迅先生曾说:“父母对于子女,应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父母之于子,虽是潜在的、无形的,但却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风优良,则人心正,父慈子孝,人才辈出;
家风恶劣,则人心邪,儿孙不肖,后继无人
曾国藩历来倡导节俭,官至两广总督,依旧要求家人俭朴节约,远离奢靡。
他曾在家书中劝诫子女:“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子女吃饭不能过于丰盛、衣服不必太华丽、出行也要轻车简从。
曾国藩原配夫人一直带着子女住在老家,日常吃穿用度都尽量自给自足,物尽其用。
他还教育子女,“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字惰致败”。
曾国藩严格要求子女,每日起床后,先将屋子打扫一遍再读书;每日至少练字1000个。
在这种家风影响下,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氏后代出了240多位杰出人物,个个出类拔萃。
曾氏家族的兴旺发展,离不开曾国藩倡导的“勤劳节俭”家风。
正是在这种家风的影响下,百年来,曾氏一族盛久不衰。
家风,是一个家族发展壮大的精神基石,是家庭幸福、和谐、美满、兴旺的法宝。
一个人身处良好家风的家庭,胜过家财万贯。
只有和家风端正的人结婚,日子才能过得兴旺。
西汉刘安《淮南子》:“慈父之爱子,非为报。”
人世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求回报且无私的爱。
结婚对象,是要携手相守一辈子的人。
作为父母,帮助孩子选择一个好的伴侣,是头等的大事。
《诗经》:“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一场好的婚姻,能给你的子女幸福美满的一生,下半辈子也会平安顺遂。
晓溪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