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新闻
【我和我的春晚】我曾在家里镜子上,看完整场春晚
2022-01-31 16:58  浏览:340  搜索引擎搜索“促展会”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促展会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红红春联迎新来,家家锅灶架高柴。

在除夕夜的团圆和爱中,打开电视,春晚带着旧的记忆和新的时光,如约而至。

对你来说,春晚最难忘的是一句话、一种味道、一个人还是小时候盯着电视机的那份认真?

我记得小的时候,爸妈舍不得让我们熬夜,早早便催促小孩子上床睡觉,家里睡觉没有关卧室房门的习惯,我们硬是靠着正对客厅电视的穿衣镜的反射,在镜子里看完了春晚的各个节目。

四十年来,看春晚变成了一种仪式感,一种习惯。为上一年画上句号是一个神圣而漫长的过程,从馋那预热的《一年又一年》里冒着蒸腾热气的年味儿美食开始,到春晚主持人大声倒计时结束。春晚成了辞旧迎新最具象的符号:除夕夜来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用手扒拉着眼皮也要硬撑过零点,明明已经呵欠连天也不关电视,听完《难忘今宵》,心里才一点点变满。

关于春晚,一个个铭刻于心的节目背后,被珍藏的更多是清晰且具体的家庭记忆:那一晚吃过的食物,记忆能细致到一个芦柑;那一晚在一起度过的家人——平时不苟言笑却被春晚小品逗乐了的爷爷,渐渐不太能熬夜、打起了瞌睡的父母,远在他乡的兄姐……那一晚团圆的场景,从单位分配的老房子里特意摆放的拜年蒲团,切换到电梯房里能躺平四个人的沙发。孩童长大,时移世易,但那档在固定时刻开始,陪伴我们四十年之久的春晚,依旧是串联时光的纽带。

春节,是千家万户的团聚时光;而春晚,则是团聚中最特殊的家庭活动——忙碌了一整年,游子从各地赶回,几代人齐聚在电视前,用数个小时的光景,互相陪伴着做同一件事的甜蜜羁绊。

《孟子》有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不仅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固定单位,更凝结着亲人间深厚的感情,这感情随时间的积淀便融化为成员彼此间的挂念和寄托。因此,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与家庭观念,使得中国人更加需要像春晚这种齐聚一堂的家庭活动场景。春晚的“社会性”之一便在于增强家庭凝聚力、维护家庭价值。或许因为代际差异,一家人不一定喜欢同一套节目;或许因为地域文化不同,南方观众get不到北方语言节目的梗;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人是爱国的,中国人是恋家的。凡是与家庭观念、家国情怀有关的,都符合春晚场景,也能引发你我的共鸣。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向下联系着个人修养,向上又通达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富强。家国一体,“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小家”的故事,其实是时代精神风貌的缩影,而对“小家”故事的讲述,也是春晚记录“大家”的发展变迁、激荡每个国人心中的中国梦的多元表达。春晚,将千千万万个家庭和国人们团结和凝聚在一起,相互了解,建立共情,帮助我们建构起对国家、民族、社会、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认同,找到共同的价值与愿景,并内化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正是春晚的社会价值之所在。

年年岁岁,风流云散,但春晚就像一个不变的时间标志,永远在那里。不管过去一年过得如何,我们知道春晚会为我们做好时间切片,定格住一些东西,珍藏下一些情感,教会我们坦然面对时间。而我们也学会了珍惜这一年中最为雷打不动的一刻,“一家人还能一起看电视的感觉真好”——这就是我们至今仍在看春晚的原因。

如今,我们也成了弟弟妹妹口中“在外地没法回家过年的哥哥姐姐”,所幸的是,空间上不能实现的团圆,却依然被春晚赋予时间上的同在:晚上八点准时打开电视、互相讨论轮番上演的节目、一起倒数互道祝福……见“晚”如面,年味不变。

今年,春晚将第一次尝试竖屏直播,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视频号 “竖屏看春晚”了!为此,春晚摄制团队专门安排了多个竖屏拍摄机位,保障独特视角下的高质量春晚直播。虎年除夕夜,无论你是回到家乡,还是身处异地,都可以打开微信,和亲朋好友一起边看春晚边拜年。

春晚来了,年就来了。每一年春晚,既是对过去一年耕耘的总结,又是华夏儿女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向往的起点。去岁千般皆如意,今年万事定称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10) 6400 4224。

发布人:cf80****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