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水浒传》评武松
2023-08-19 20:14  浏览:589  搜索引擎搜索“促展会”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促展会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读了大半的水浒传,看了众多人对于它的评价,我认为经典亦有经典的价值,我从中看到了古代的不同境界:有为成功也有为成人。

众多在这里的人都是为了成功,上梁山亦是因此。而另有一种人,居无定所 非常率性,不为成功,也从不讲成人,他就是行者武松。

人们记住了武松喝完十多碗酒之后,在井冈山上打虎的英勇壮举;帮兄弟报仇;我们也看见了他讲究冤有头债有主,对张都监忠诚却被其陷害,血溅鸳鸯楼啊,他可是将张都监家中之人全部杀死。

武松跟张都监他们家,确实有冤原关系,张都监喂了立下自己的名声,为了快活林,也看在蒋门神被武松打死于是陷害了武松。而武松内心彻底爆发,他内心或许很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不想让他所忠心的主陷害他,但他却因怒气不得已杀了张都监满门。

是啊,对兄弟受的委屈是有仇必报,对世间的冤屈是行侠仗义,这是武松的性格。

但是这些仇和这些冤屈都只是他所看见,或许他并没看见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冤屈,就比如说张督监他们全家被杀,我举这个例子也是因为在考虑那些无辜被武松杀死的人。

或许江湖中人一律很难给到更高的评价,行走于江湖,就如武松嫉恶如仇报仇之时,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英。杀人却会显得是非不分,为了自己的正义要了无辜人的性命,在江湖,这种事情比比皆是。但,不能如此下定义,如果江湖上有高下,那我给武松的评价,他一定是在江湖上很少做“成人”的人。走上了江湖,就必定有仗义也有冤屈,因为有打杀的地方就有冤。所以我们难道真的要因为武松走上了江湖,就认为他是一个滥杀过无辜的坏人吗?

又或许走上了江湖,唯一能评价一个人好坏的不是他有没有杀人,而是他的发心,武松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家,所以杀人时也不会去考虑亲人之间的羁绊,所以显得很没有人性。但要我说既然杀人总是必不得已,那我们就换个角度去做出评价。

武松行事总是仗义,不管是为兄弟报仇,还是要去管一管自己看不下去的事。这就是有人性啊,有人性的人走上了江湖,所以被称为“行者”,他体会不到无辜之人失去家人的情感这一点,但在当时江湖上的哪一件事儿放在现在不都是终身监禁或者是击毙的吗?

江湖上的人不能以现在的眼光评价,好汉就已经是很高的评价,或许这也是为何他被金圣叹称为真好汉的原因吧。

发布人:4bee****    IP:120.244.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