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大资管”业务、拟设资管子公司,东兴证券(601198.SH)重点布局资产管理业务之时,却因投资管理不规范、风控缺失等问题吃了罚单。
北京证监局15日披露,东兴证券在开展私募资管业务的过程中,存在资管新规落实不到位、投资管理不规范、风险管控制度缺失三大问题,其中包括,个别产品业绩报酬提取频率超过每6个月一次,个别产品未及时调整违约债券估值等。北京证监局决定,对东兴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作为国内资管系(AMC)券商之一,东兴证券近年持续发力资产管理业务。去年底,东兴证券拟设立资管子公司东兴资管。但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东兴证券资管业务收入连续下滑,累计降幅达到50%。去年上半年,降幅更是超过56%。
资管新规落实不到位
截至2月16日收盘,东兴证券股价报收10.65元/股,微涨0.09%,全天成交额1.05亿元。
就在前一天,北京证监局网站发布了对东兴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决定,原因是该公司开展私募资管业务过程中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资管新规落实不到位,个别产品业绩报酬提取频率超过每6个月一次;二是投资管理不规范,个别产品未及时调整违约债券估值,关联交易管理不健全,投资经理投资决策独立性不足,对不同产品先后反向交易同一债券的行为监控不到位;三是风险管控制度存在缺失,未制定债券库入库标准,未明确要求定期对集合计划的估值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
北京证监局称,上述情形违反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决定对东兴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要求改公司提高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的合规风控水平。
对于机构业绩报酬的提取,按照相关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可以与投资者在资产管理合同中约定提取业绩报酬。业绩报酬提取应当与资产管理计划的存续期限、收益分配和投资运作特征相匹配,提取频率不得超过每6个月一次,提取比例不得超过业绩报酬计提基准以上投资收益的60%。
风控方面,规定明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对不同资产管理计划之间发生的同向交易和反向交易进行监控。同一资产管理计划不得在同一交易日内进行反向交易。确因投资策略或流动性等需要发生同日反向交易的,应要求投资经理提供决策依据,并留存书面记录备查。
布局“大资管”,业务营收排名有下滑压力
上述处罚决定落款处显示,北京证监局于去年12月28日作出上述监管措施。
就在去年下半年,东兴证券宣布了资管领域的重要布局——拟出资5亿元设立全资资管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以及监管机构核准的其他业务。注册地点选择北京、上海或海南。
东兴证券去年10月30日公告称,公司拟设立资管子公司东兴资管(暂定名),并为其提供累计不超过10亿元(含)净资本担保承诺。相关议案已经去年12月16日的股东大会通过。
东兴证券称,为了把握当前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机遇,支持财富管理转型等战略发展需要,公司拟设立资管子公司,从而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取得更好发展。资管子公司设立后,由其承继公司的证券资产管理业务。
“大资管”是东兴证券重点发展的业务方向之一。在2021年半年报中,其表示,公司以“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为基本战略。
不过,从近年发展情况来看,东兴证券资管业务营收和规模并不占优。
去年中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东兴证券资管业务收入1亿元,同比下滑56.49%,收入规模占上半年总营收的3.9%。拉长时间线,2018年至2020年,公司资管业务营收分别为5.74亿、7.89亿和5.28亿,占营收比重分别为17.32%、19.87%和9.28%。
从资产管理受托规模指标来看,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东兴证券资产管理受托规模为483.34亿元,其中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模252.03亿元,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19.81亿元,单一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11.5亿元。
行业排名上,东兴证券资管业务营收属行业中上游,但近年面临着排名下滑的压力。
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东兴证券年度(客户)资产管理收入分别为4.45亿元、3.98亿元、2.25亿元,排名行业第16位、第19位和第25位。
近年,东兴证券多次表态,将大力发展资管业务。
公司在2021年半年报中提出,“大资管”方面,将不断拓宽资产管理产品销售渠道,紧紧围绕“客户机构化、产品净值化、策略差异化”三个方面提升金融产品设计能力和资产管理业务的主动管理能力,打造品牌财富管理型和投资投行型大资管业务。
东兴证券表示,未来,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强化主动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打造“投资投行型资管”及“品牌财富管理型资管”,通过大类资产配置进行相应的产品布局和设计,基于客户特征及分层实现负债端的精细化管理,结合不同经济周期培育各类资产配置、风险定价能力,区别进行产品定位,精心打造体系化资管产品,不断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和行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