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展会
“宁王”一周跌掉一个浦发银行,机构定价谁说了算?
2022-02-13 22:39  浏览:288  搜索引擎搜索“促展会”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促展会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021年12月以来,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300750.SZ)股价出现大幅回调。12月3日股价触达692元/股高点后便不断下挫,虽然春节前从524.24元/股低点小幅上涨至592.6元/股,而后却跌势再现。

2022年春节后首周,宁德时代有4个交易日放量杀跌,单周跌幅高达116.01元,市值下滑2704.19亿元,相当于一周内跌掉了一个浦发银行。截至周五收盘,股价已从12月高点下跌202.01元/股,跌幅近30%。

受宁德时代股价下跌的影响,同期创业板指(宁德时代权重超过20%)从3467.41点跌至2742.51点,跌幅达到20.9%。有观点认为,宁德时代此次股价的大幅度下降,不仅是引发整个动力电池行业股价动荡的导火索,更是引发A股动荡的重要不安因素之一。

一时之间,“宁王不王”的信息开始流入市场,与此同时,多家机构出具研报,给出宁德时代不同的预期及目标价格,不同机构之间对目标价格的分歧竟然有一倍之差。“宁王”的定价该听谁的?

机构定价众说纷纭

关于“宁王”到底值多少的话题从未停歇,机构之间虽几乎都给出了“买入”的建议,但其中定价差异早已存在。而近月来的股价回调,似乎让分歧更加明显。

在宁德时代发布业绩预告后有不少机构表明公司业绩超预期,或选择维持强烈推荐,或上修了目标价格。

比如,东吴证券在12月31日的研报中给予宁德时代824元/股的目标价,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117亿/240亿/375亿元的预期,对应PE分别为118/57/37倍。

在2021年四季度业绩预告公布后,东吴证券于1月28日将目标价格上调至高达905.8元/股,上修公司2021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至152元/302元/463亿元,对应PE分别为88/44/29倍。

与东吴证券给出目标价格相似,2021年12月初,华创证券曾给出825元的目标价,维持“强推”评级,预测公司2021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亿/214亿/32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4.98/9.16/13.75倍,对应PE分别为138/75/50倍。2月10日,该券商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跟踪报告中,依旧将宁德时代作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稳健龙头进行推荐。

再比如去年10月,光大证券在宁德时代发布三季报后表示,由于新能源车及储能等领域锂电需求预期不断上修,宁德产能规划积极,电动汽车+储能+其他市场的电池渗透空间大,储能业务放量可期,预测公司2021年-23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12亿/216亿/32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8/66/44倍。1月27日,光大证券上调公司2021年-23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53亿/292亿/415亿元(分别上调36%/36%/27%),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8/46/32倍。

华泰证券也在2月5日的研报中也将宁德时代目标价上调至764.4元/股,此前的目标价为747元/股。

瑞银证券于2022年2月11日发表的《FAQs during share price correction》认为宁德时代已经迎来买入机会,将公司目标价格定在700元/股。瑞银表示,此次股价调整最合乎逻辑的解释是创业板在板块轮动中进行修正,而宁德时代2021年财报预告的数字超出市场普遍预期30%到40%,2022年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仅上述看多机构给予的目标价之差就已经超过现价200元/股。另一方面,有的券商则已经选择对宁德时代以“降价”处理。

2月10日,首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韦志超在一篇名为《宁德时代还能跌多久?一个定量分析视角》的报告中建议逢高出货,在市场中引来巨大争议。他将节后大跌类比2021年春节之后茅指数的大幅调整,认为高估值机构抱团股似乎再度踏入同一条河流。在上涨逻辑的催化剂动摇之后,高估值抱团股面临多杀多的窘境,宁德时代短期可能并未见底。

韦志超认为,从短期市场情绪角度分析宁德时代的未来涨跌,可以参考贵州茅台在2021年的股价走势。“通过拟合我们判断宁德时代的调整可能并未结束,未来可能仍有20%下跌空间。”

是什么在快速影响股价?

据宁德时代1月27日发布的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0亿元至165亿元,同比增长150.75%至195.52%。从数据上,宁德时代的业绩预告体现公司化解了上游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仍旧具备一定的成长性。

从市占率上,宁德时代是绝对的龙头。根据SNE Research数据,2021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位居全球第一,共计97GWh/yoy,同比增长168%;全球市占率33%/yoy+8pct。大幅超越LGC装机量60GWh/yoy+76%;全球市占率20%/yoy3pct。

业务层面,今年1月,宁德时代发布了专门为实现共享换电而开发量产的电池“巧克力换电块”,标志着宁德时代完成了研发、制造、使用、回收的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闭环。公司推行换电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与“充电焦虑”,更好的兼顾成本与性能,还有助于加速电池标准化工作的推进,进而带动整个换电行业发展。

既然都是利好,问题出在哪?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宏观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因素都会影响股价的变化,但近期快速影响股价的原因,还是因为舆情带动了悲观情绪。

近期,网络平台相继出现关于宁德时代的各种负面消息。更有观点认为,宁德时代此次股价的大幅度下降是引发整个动力电池行业动荡的导火索。

宁德时代近日声明称,上述一系列恶意谣言,引发市场误解曲解,影响企业声誉。谣言无事生非毫无根据,性质恶劣。“为维护企业正当权益,2022年2月12日,我司已向公安机关正式报案,将对造谣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该公司表态称。

某券商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市场对公司价值回调早有预期,但预期的并不是这么快速的回调,利空消息放大了市场对宁德时代估值的修正力度。

华睿投资新能源行业投资总监张钰涵对记者表示,要站在更宏观的维度去看待发生在宁德时代身上的“故事”。他认为,汽车产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比如车企对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不会仅仅依靠单一供应商,销售起量后会导入二供、三供,又比如欧美政府多会“力劝”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以维护产业及就业。

张钰涵表示,相较于网络谣言,未来更可能发生的情况可能是美国“力劝投资建厂”,或特斯拉导入其他供应商。“毕竟哪怕是深耕美国数十年的丰田在特朗普时期都面临搬迁墨西哥工厂的压力,因此当下短期对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就如光与影般永恒相随,属于行业长期的必耗成本,且往往是龙头企业才有资格承担。与其说是利空,我更愿意把他看做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长期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

长期来看,“宁王”的价格波动还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某公募基金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资金的微观层面,目前宁德时代或许还存在一种“囚徒困境”,这一困境与公司的高额定增相关。

此前宁德时代提出582亿元定增计划,根据最新的定增公告,公司为建设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广东瑞庆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一期等在内的5大项目,拟募集资金不超过450亿元,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虽然募集金额调降了132亿元,但依旧是新能源行业定增中的巨无霸。

“由于定增规定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均价的80%,对于长期看好公司的机构而言,最合理的做法其实是高位割掉手中的股票,再低位买入“打了折”的股票。但这样做事实上就是另一种多杀多。”上述基金人士称:“这种做法显然不是对集体的最佳选择,但市场上能拿出的钱也真的不多了。”

再看宏观层面,长周期下大类资产配置是影响A股市场最为重要的宏观变量之一。博道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兼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张迎军认为,2022年,大类资产配置向A股转移的趋势仍将延续,在大类资产配置没有发生大变化的情况下,市场进入相对长期熊市的概率较低。

不过,2022年也存在一些新的变量会影响大类资产流入A股的速度。其中,最重要的变量是美联储提前进入加息周期,这会影响境外资金的境内配置。最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会加多少次息,是主动加息还是被动加息。

“主动加息是经济状况好到一定程度之后,为了控制通胀预期和潜在长期通胀的压力主动采取的措施,被动加息是在经济和就业等还没有恢复到理想状况的情况下出现通胀而被动采取的加息。”张迎军进一步称,如果是在预期之内的加息,对市场的冲击会相对可接受,如果加息的次数超预期,可能会对今年市场的格局形成比较大的冲击。如果美联储加息超预期,首先,会影响外资流入A股的速度,其次,美债吸引力上升,一定程度上也会产生资金分流效应。

此外,境内也存在新的变量,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公募基金盈利示范效应减弱,可能影响资金入场的积极性。因此,张迎军认为相较于过去3年,2022年流入A股的速度将会减弱,但是趋势仍将延续。

中金公司研报则显示,对中国市场无需过度悲观,当前成长股调整幅度可能已较大,但短期正面催化剂缺乏背景下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调整需要时间。中国稳增长还在继续发力,市场关注点可能会继续在“稳增长”相关领域。此外,全球货币收紧的影响,制约全球高估值成长板块表现,等中国增长预期逐步稳定,海外市场对货币收紧的反应到一定程度,市场风格可能会逐步具备回到成长风格的条件,时间点可能在今年二季度初左右。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市场对行业的担忧。毕竟不止是宁德时代,近期新能源板块整体而言相较之前都有所波动,不少投资者担忧板块的后期走势,其中的重要担忧之一便是——动力电池的成本压力与竞争格局是否会变化?

比如,当下动力电池供不应求,作为原材料的锂价格大涨是否会吞食掉产业链的利润;锂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用来代替化石能源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若持续性不可确认,部分公司的高估值从长期来看是否存在逻辑瑕疵等等。

对此 张迎军表示,锂是否是稀缺资源本身不一定是一个完全准确的科学判断。“即便是稀缺资源,人类的发展总是在进步的,用一种方式解决一个阶段性问题,就像我们用化石能源去解决人类的第一步发展问题,今天用电来解决化石能源所带来的负面问题,相信在找到更好的替代之前,锂的供给是充足的。”

而对于动力电池竞争格局是否存在变化的担忧,张迎军认为,制造动力电池的技术壁垒并不高,确实会出现竞争者,但只要整体需求长期高增长,产品有技术进步的公司,依然会大概率保持竞争优势。“我国走在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的前列,我国企业是具备全球竞争力的。”

张迎军总结,新能源汽车板块在2020年-2021年经历了拔估值的阶段,虽然后期需要用增长来消化估值,但新能源仍是最重要的投资领域。

发布人:767d****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